鴿子在養殖過程中添加畜禽腸健活菌劑,減少氨氣,提高機體免疫力,提升肉質品質增加養殖效益
在鴿子養殖中,科學使用畜禽腸健活菌劑是實現 “降氨、強免疫、提肉質、增效益” 的高效生物方案。這類活菌劑以乳酸菌、芽孢桿菌、酵母菌等益生菌為核心,通過調節腸道微生態、優化代謝、改善環境等多重作用,實現養殖全鏈條的提質增效。以下從作用機制、使用方法、增效效果及注意事項四個維度,詳細說明其應用價值:
一、畜禽腸健活菌劑的核心作用機制
畜禽腸健活菌劑通過 “腸道調理 - 代謝優化 - 環境凈化” 的協同作用,實現多重養殖目標,具體機制如下:
1. 減少氨氣排放:從源頭阻斷氮素轉化
優化腸道氮代謝:益生菌在腸道內定植后,可提高鴿子對飼料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(提升 10%-15%),減少未消化蛋白質進入腸道后端被有害菌(如大腸桿菌)分解為氨和胺類物質,從源頭降低糞便中氮的排泄量。
抑制脲酶活性:活菌劑中的枯草芽孢桿菌等菌株可分泌脲酶抑制劑,阻止腸道及糞便中脲酶將尿素分解為氨氣,實驗數據顯示可使糞便氨排放量降低 30%-40%。
環境微生態調節:隨糞便排出的益生菌在養殖環境中持續繁殖,分解糞便中的有機物(如殘餌、糞便),將氨氣、硫化氫等惡臭氣體轉化為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,間接降低舍內氨氣濃度。
2. 提高機體免疫力:構建腸道免疫屏障
增強腸道黏膜屏障:益生菌在腸道黏膜表面形成生物膜,阻止病原菌(如沙門氏菌、產氣莢膜桿菌)黏附和入侵,減少腸道疾病發生(如腸炎、腹瀉發生率可降低 50% 以上)。
刺激免疫細胞活性:益生菌代謝產物(如短鏈脂肪酸、肽類)可激活巨噬細胞、T 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,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(IgA、IgG)含量,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力,使鴿子對新城疫、禽流感等疾病的抵抗力顯著提升。
緩解應激性免疫抑制:在轉群、免疫、高溫等應激期,活菌劑可穩定腸道菌群平衡,減少應激導致的腸道菌群紊亂和免疫力下降,降低應激性疾病風險。
3. 提升肉質品質:優化營養代謝與風味物質積累
改善肌肉營養組成:益生菌促進蛋白質、氨基酸的吸收利用,增加肌肉中鮮味氨基酸(谷氨酸、天冬氨酸)含量,同時減少脂肪過度沉積(尤其是腹腔脂肪),使肌肉脂肪分布更均勻,嫩度提升。
減少肉腥味與有害物質:通過抑制腸道腐敗菌繁殖,降低肌肉中三甲胺、吲哚等異味物質的積累;同時減少抗生素使用需求(可替代 30%-50% 預防性抗生素),降低藥物殘留風險,符合綠色肉質標準。
延長宰后保鮮期:益生菌代謝產生的有機酸(如乳酸)可降低肌肉 pH 值,抑制腐敗菌在宰后肉中的繁殖,延長鮮肉保鮮期 2-3 天。
二、畜禽腸健活菌劑的科學使用方法
根據鴿子生長階段和養殖場景,需針對性調整使用方式、劑量和周期,以最大化效果:
1. 適用階段與核心目標
生長階段 | 核心作用 | 推薦使用方式 |
雛鴿(0-28 日齡) | 促進腸道發育、減少腹瀉、提高成活率 | 飲水或拌料,全程使用 |
青年鴿(29-60 日齡) | 增強免疫力、降低呼吸道疾病 | 拌料為主,每周連續使用 5 天 |
育肥鴿(出欄前 15 天) | 改善肉質、減少氨味 | 飲水 + 拌料聯合使用,直至出欄 |
種鴿(繁殖期) | 提高產蛋率、改善種蛋質量 | 拌料長期使用,產蛋高峰期加量 |
2. 具體使用規范
劑量控制:
雛鴿:每噸飼料添加 1-2kg,或每升飲水添加 1-2g(首次使用加倍,快速建立菌群);
育肥鴿 / 種鴿:每噸飼料添加 2-3kg,或每升飲水添加 2g,應激期(如高溫、免疫)劑量可提高至 3-4kg / 噸飼料。
使用方式:
拌料:將活菌劑與少量飼料預混合,再均勻拌入全價飼料中,避免與高溫飼料直接混合(溫度≤40℃,防止益生菌失活);
飲水:先用少量溫水(25-30℃)溶解活菌劑,再倒入飲水系統,確保每只鴿子均勻飲用,當天飲完,避免陽光直射。
使用周期:
首次使用建議連續使用 7-10 天,快速調整腸道菌群;日常維護可采用 “連續使用 5 天 + 停 2 天” 的循環模式,種鴿和雛鴿建議長期使用,育肥鴿從進場至出欄全程使用。
3. 與其他養殖措施的協同
與飼料搭配:活菌劑可與酶制劑(如蛋白酶、植酸酶)、氨基酸聯合使用,提升營養消化率;避免與抗生素同時使用(間隔 2-3 小時),防止益生菌被滅活。
與環境管理結合:使用活菌劑期間,可配合墊料中潑灑 EM 菌液(每平方米 100-200ml),強化舍內氨氣降解效果;同時保持通風,加速有害氣體排出。
與免疫程序協同:在疫苗免疫前 3 天至免疫后 3 天使用活菌劑,可緩解免疫應激,提高疫苗免疫應答效果(抗體滴度提升 10%-20%)。
三、使用畜禽腸健活菌劑的養殖效益提升分析
通過實際養殖數據驗證,合理使用腸健活菌劑可從多維度提升養殖效益,具體表現如下:
1. 直接經濟效益
降低飼料成本:飼料轉化率提升 8%-12%(料肉比從 3:1 降至 2.7:1 以下),每只肉鴿可減少飼料消耗 15-20g,按萬只規模計算,年節約飼料成本 3-5 萬元。
減少用藥支出:腸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發生率降低 40%-60%,抗生素使用量減少 50% 以上,每只鴿子用藥成本降低 0.3-0.5 元,萬只規模年節約藥費 3-5 萬元。
提高成活率與出欄率:雛鴿成活率從 85% 提升至 95% 以上,育肥鴿出欄率提高 5%-8%,每年多出欄健康鴿 500-800 只(萬只規模),增加銷售收入 2-4 萬元。
2. 品質增值效益
肉質溢價:經檢測,使用活菌劑的鴿肉中鮮味氨基酸含量提升 15%-20%,膽固醇含量降低 10%,符合 “綠色、健康” 消費需求,終端售價可提高 0.5-1 元 / 斤,溢價空間顯著。
品牌背書:通過減少藥物殘留、改善養殖環境,更容易通過無公害、綠色食品認證,增強市場競爭力,建立長期穩定的高端銷售渠道(如餐飲、電商)。
3. 環境與管理效益
降低氨氣濃度:舍內氨氣濃度可控制在 10ppm 以下(國家標準≤20ppm),減少呼吸道疾病和養殖人員職業健康風險,同時降低通風能耗(冬季通風頻率可減少 20%)。
減少清糞壓力:糞便中有機質分解加快,臭味減輕,清糞周期可從 2-3 天延長至 4-5 天,降低人工成本 10%-15%。
四、使用畜禽腸健活菌劑的注意事項
為確保效果最大化,需規避使用中的常見誤區:
1、存儲條件:活菌劑需密封保存在陰涼干燥處(溫度≤25℃),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,開封后需盡快使用(建議 7 天內用完),防止益生菌失活。
2、水質適配:若養殖用水硬度高或含消毒劑(如氯),需提前處理(晾曬 24 小時或添加硫代硫酸鈉中和),避免消毒劑殺滅益生菌。
3、劑量合理:過量使用(超過推薦劑量 2 倍以上)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衡,出現軟便等輕微不適,需嚴格按推薦劑量使用。
4、長期堅持:益生菌調節腸道微生態是長期過程,建議連續使用 1-2 個養殖周期(尤其是雛鴿階段),才能充分發揮效果,避免頻繁更換產品。
5、結合基礎管理:活菌劑不能替代清潔消毒、合理密度、全價飼料等基礎管理措施,需作為 “增效工具” 與其他技術協同使用。
總結
畜禽腸健活菌劑通過 “腸道調理 - 環境凈化 - 免疫增強 - 品質優化” 的全鏈條作用,為鴿子養殖提供了綠色高效的解決方案。實踐表明,科學使用可使養殖效益提升 15%-20%,同時實現 “降氨、減藥、提質” 的生態目標。建議養殖戶根據自身養殖規模和階段,制定個性化使用方案,并結合定期監測(如腸道健康、氨氣濃度、肉質指標)持續優化,最終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。
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請聯系我們專業的獸醫技術員:韋慧宇15078859472(微信同號)
- 上一篇:【視頻】散養豬場使用牧草飼喂,可以大幅度降低飼養成本,提高收益 [2025-08-16]
- 下一篇:【視頻】新型超細牧草粉碎鍘草一體機,滿足豬雞鴨鵝牛羊等多種畜禽養殖戶,秒切換模式#多功能牧草粉碎機 [2025-08-16]